瑞幸咖啡为什么能崛起?,第1张

瑞幸咖啡能崛起的原因:价格实惠,性价比极高、采取轻量化的运营策略,推行快速消费模、定位于年轻人群体式、上新速度快,口味狙击。

1、价格实惠,性价比极高

在过去,喝咖啡一直被视为一个高门槛的消费行为,只有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才可以享受。

但随着消费升级的趋势,消费者们对于价格和性价比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瑞幸在这个大背景下找准了市场的性价比需求,提供了价格亲民的、同时品质在线的咖啡,成功瞄准了更广泛的大众市场。

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时尚精致的咖啡,同时还不用为价格而担忧。

2、采取轻量化的运营策略,推行快速消费模式

主打快消饮品的瑞幸打破高端、洋气、高成本的市中心位置选址逻辑。减少了店面的社交空间价值,以自提和外送为主要服务模式,并多开在写字楼附近,采用轻量化运营模式。

3、定位于年轻人群体

瑞幸将营销策略紧密绑定于年轻人的喜好上,以年轻化为核心,从代言人形象的转变开始,着力于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从微博数据可以发现,以“瑞幸冰咖推荐官利路修”为主题的话题阅读量高达13亿,在20天内累计增长了775%。同时,在冬奥会谷爱凌比赛当日,瑞幸的微博指数环比增长了168421%,声量暴涨。

瑞幸成功地利用了明星效应与广告营销的力量,吸引了大量年轻的消费客群。毕竟,“年轻,就要瑞幸”这句新的口号的背后,代表着庞大的年轻消费客户群体。

4、上新速度快,口味狙击

以3天一款的速度推出新产品,使用不同的口味和原材料组合,通过网络优势,快速进行内外部测试和收集数据反馈。

根据反馈信息不断筛选下一个最具潜力的热销产品。摒弃市场反应不好的产品,将卖爆的产品到常规菜单里,以保证持续创新和创造出更多的爆款产品。

例如瑞幸的爆款产品之一生椰拿铁,在短时间内为公司带来了超过20亿元的收入,取得了巨大的销售成功,说明实行这类策略是有效的。

1、瑞幸咖啡首先进行了内部调整,将部分被淘汰的员工调整到了其他岗位,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2、瑞幸咖啡在调整组织架构的同时,也在积极招聘新的伙伴,以填补原有岗位和新开发的岗位。

3、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瑞幸咖啡还进行了培训和提升计划,以帮助员工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

“噶资本韭菜,薅资本羊毛”,如今的瑞幸咖啡,已然从往日推出18折优惠券、每月赠送免费咖啡的国产之光、能够对标星巴克的中国第一咖啡品牌,变成了网友口中调侃的对象。从瑞幸自爆伪造22亿人民币交易额,到独立董事的辞职,再到4月27日网传的瑞幸咖啡被公安、工商部门接管。短短25天,往日的国产第一咖啡品牌,如今已然荣光不在。 

4月2日,瑞幸咖啡忽然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如今已经成立特别委员会,对2019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调查。瑞幸称,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瑞幸咖啡首席运营官和一些下属职员,涉及伪造销售额等不当行为。内部调查的初步消息确定,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涉及虚假交易的总金额共22亿人民币。因为存在22亿人民币的虚假交易,经营期间某些成本费用也因此大幅膨胀。瑞幸咖啡股价于美东时间4月2日盘中出现6次熔断,股价暴跌近81%。前日收盘价为262美元,在这次调查公告事件之后,瑞星咖啡股价仅剩709美元。经历4月3日、6日两天的两连跌,自4月6日收盘,瑞星咖啡股价仅剩439美元。短短三个交易日,瑞幸咖啡市值蒸发5216亿美元,就此停牌。 

4月5日上午,针对瑞幸咖啡22亿造假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发朋友圈表示忏悔,表示过去两年公司跑太快,引发太多问题,如今摔了一跤,自己作为董事长需要道歉。自己也会接受所有质疑和批评,尽全力挽回损失。4月21日,瑞幸咖啡表示公司独立董事托马斯迈耶辞职,辞去独立董事和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职务。托马斯迈耶辞职之后,瑞幸咖啡审计委员会仅剩3人。4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回应瑞幸咖啡事件,表示此事性质恶劣、教训深刻,银保监会将配合主管部门依法处理。4月27日上午,网上流传出一张聊天截图,截图表示瑞幸咖啡已经被公安部门和工商部门全部接管,上交所有数据和所有造假库源。下午一点半左右,两名工商人员进入瑞幸咖啡北京总部。下午三点,瑞幸咖啡发博表示,公司正在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全国门店正常运营。

其实瑞幸咖啡遍布各个地方,咖啡口感也还不错,如果大家喜欢还是可以去尝试。

仅用18个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到2020年因财务造假风波公司退市,再到起死回生全年净收入破百亿成为国内咖啡饮品独角兽,瑞幸咖啡可谓商界传奇。

1、突破百亿大关

瑞幸咖啡2022年度财报出来了。

根据瑞幸官方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总净收3695亿元,同比大增519%;自营门店同店销售增长率92%。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收获营业利润3132亿,营业利润率85%;去年同期为亏损1208亿元。

纵观全年的业绩表现,瑞幸以2022年总营收13293亿元,成为中国有史以来咖啡破百亿级的企业。相比较去年总营收的7965亿,2022年同比净增669%。在后疫情时代,瑞幸咖啡可谓在整体行业市场都受影响的情况下,业绩增长一路狂飙。

瑞幸咖啡官方数据:截至目前,中国本土进入到百亿级餐饮的企业屈指可数,官方数据可查的目前就只有火锅行业的海底捞。成立五周年之际,瑞幸营收破百亿,首次实现全年盈利,重塑了中国咖啡行业的整体格局。

更为关键的是,过去一个财年,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瑞幸实现营业利润11562亿元,经营质量显著提升。这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一方面证实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也让资本市场打消了诸多顾虑。

跟踪瑞幸近一年的表现,其自去年一季度经营利润转正后,经营质量持续稳步回升,成功迈入稳健增长的常态化发展阶段。

进入粉单市场后,瑞幸股价连创新高。2023年开年后,乘着中概股强势反弹的东风,业绩加持的瑞幸一路狂奔,最高涨至3月2日收盘的32美元/股。

32美元的股价,已经比当年在纳斯达克17美元的发行价,超出88%。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的行动证明,瑞幸远比三年前更加优秀。

相比来看,受外部环境影响,星巴克2023年第一财季(2022年10月-12月)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622亿美元(42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同店销售额亦下滑29%。

同店销售额是评估咖啡馆生意的关键指标,重要性类似于翻台率之于火锅店。瑞幸的同店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证明其拥有了应对不利因素的顽强生命力。

瑞幸的月均交易客户数已经从2021年一季度不到900万,跃升到2022年第四季度2460万的水平。月均交易数可以类比为互联网的月活人数(MAU),是咖啡店创收的流量来源,而瑞幸的这一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瑞幸咖啡官方数据:尽管外部环境不佳,但其2022年的各项财务指标全方位向好,特别是全年整体营业利润首次扭亏为盈,且突破1156亿元;全年净收入突破百亿规模。可以看出,瑞幸已经驶入了稳健增长的航道。

当下,投资者已经不再为瑞幸的业绩担忧,而是一致期待其表现能有多好。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瑞幸新开了2190家门店,总门店数量达到8214家,同期,星巴克中国门店6090家。瑞幸门店比星巴克多出2124家。这意味着,瑞幸多了2000多个触达点,预示着更强的业绩弹性。

进入2023年,瑞幸开店加速,仅一月份就新增478家,要知道去年四季度新开门店数为368家,瑞幸单月开出了以往季度拓店速度,今年还要实现第一个“万店目标”。

随着店面的扩张,交易用户的攀升,瑞幸问鼎中国市场似乎只剩时间问题。

2、过山车式发展历程

相比较现在瑞幸喜人的成绩,回望瑞幸咖啡过去历经的巅峰和低谷,可谓坐过山车一般。

2017年成立的瑞幸咖啡,仅用了18个月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创下中国咖啡品牌自成立以来到美股上市的最快纪录,总计695亿美元,市值425亿美元。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纳斯达克上市。然而瑞幸咖啡并没有延续上市后高歌猛进的势头,从2019年就开始出现亏损。2020年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瑞幸咖啡跌入万丈深渊,进入至暗时刻。

2020年1月31日,以做空中概股闻名的浑水(Muddy Waters)声称,收到了一份长达89页的匿名做空报告,直指国内互联网咖啡品牌瑞幸咖啡(Nasdaq:LK)数据造假。

报告称:“在瑞幸645亿美元的IPO之后,该公司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捏造财务和运营数据,已经演变成了一场骗局”。

随之而来的是该公司的独立董事托马斯·迈耶已提交辞呈。马斯·迈耶辞职,瑞幸咖啡董事会下属审计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只剩3人。

2020年5月12日晚间,瑞幸咖啡宣布调整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CEO和COO被暂停职务。

瑞幸咖啡的股价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在此前发生的股价暴跌前,瑞幸咖啡52周的最高股价为5138美元/股。2020年6月,瑞幸咖啡宣布退市,市值跌至不到35亿美元,挂牌13个月便匆匆摘牌,相比上市的时间,退市速度同样惊人。

2021年2月5日,瑞幸咖啡在其官网宣布,公司在纽约申请破产保护,公司正在与利益相关方就公司财务债务重组进行谈判。

美国法律对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处罚极为严厉,瑞幸咖啡面临集体诉讼赔偿约在30-40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10-280亿元。

此时的瑞幸咖啡已经到了生死边缘,被市场集体唱衰,觉得它基本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然而经历高层内乱,企业退市,面临巨额赔偿的瑞幸咖啡,在进行债务重组、履行巨额罚金、公司内部调整、融资等一系列变化后,迎来了重生的势头。

2019年,净收入3025亿元,期内净亏损为3161亿元;2020年,净收入4034亿元,净亏损为5603亿元;2021年,净收入为7965亿元,净亏损539亿元;2022年,净收入13293亿元,盈利1156亿元。

从2019年亏损,2021年减亏,2022年盈利,仅仅三年,瑞幸就完成自我救赎。

从置之死地,到起死回生,再到行业标杆,瑞幸真实地书写了一部商业教科书中都难以找到的经典案例。

3、咖啡界的爆品制造机

外界将瑞幸的逆风翻盘看做商业奇迹,但回顾过往的一年,瑞幸的成功除了借助互联网运作优势的商业模式,在产品上不断发力也是其浴火重生的关键,真正可谓用一款款爆品将瑞幸咖啡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21年4月12日,生椰拿铁推出后,迅速成为爆品,创造了“1秒内售罄”“全网催货”的现象。今年4月,瑞幸再次推出椰云拿铁,单周销量495万杯,再次创造了现象级的销售景象。

2022年4月11日,瑞幸和椰树联手推出“椰云拿铁”。这是椰树34年来首次联名,有人评价,这是“土到极致便是潮”,尽管被一些用户质疑饥饿营销,但现实就是很多门店的此款产品“一杯难求”。上线第一天,这款产品就卖出了66万杯。

2022年4月6日晚,瑞幸官方微博宣告,生椰拿铁在诞生一周年之际实现了1亿杯的销量。

截至今年4月3日正值生椰拿铁2周年,销量已经突破3亿杯。

有媒体称,瑞幸的起死回生,爆款产品生椰拿铁功不可没,这一次联手,应该也是想重现生椰拿铁的辉煌。

继生椰拿铁成为咖啡界现象级爆品后,瑞幸咖啡乘胜追击,在2022年10月时推出的生酪拿铁再受到市场极大的欢迎。

10月10日,瑞幸与知名动漫IP《JOJO的奇妙冒险石之海》推出了联名咖啡——生酪拿铁,一上市便爆红,第一天销量突破131万杯,斩获瑞幸首发日单品之王。

截止10月16日,瑞幸的生酪拿铁一周内销量突破了659万杯,凭借着拥有庞大基数的年轻用户,这杯生酪拿铁打破生椰拿铁所创下的记录。

瑞幸又一个新品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由此多家机构认为,在爆品及管理层的优化运营下,瑞幸2022年第四季度瑞幸的财报尤其亮眼。

尽管从创立至今,瑞幸的发展一波三折,但瑞幸咖啡却一直在爆上推陈出新,从爆品陨石拿铁、厚乳拿铁、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再到生酪拿铁,瑞幸咖啡已然成为了咖啡饮品界的爆品制造机,将强势的生命力延续至今。

4、极致匠心打磨超级爆品

而瑞幸咖啡对产品的极致用心可见一斑。

早在2021年,瑞幸咖啡首个全产线自动化智慧型烘焙基地在福建投产。去年年底,其第二家全自动化智慧型烘焙基地也在江苏昆山破土动工,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彼时瑞幸将形成年产能超过45万吨的自加工烘焙供应网络,确保向门店供应更高品质、更新鲜的咖啡豆。

为了把控上游供应链原材料质量,今年2月20日,瑞幸启动“全球寻豆之旅”。同时邀请WBC世界咖啡师大赛冠军安东尼·道格拉斯领衔,深入全球咖啡产区,深耕种植、采收、生豆处理、品质把控等各个环节。以冠军的标准甄选高品质咖啡豆。

目前,瑞幸咖啡豆的“采购仓”已拓展至中国云南、巴西、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巴拿马、危地马拉六大产区。

上游掌握高品质原料,中游打造烘焙基地,瑞幸立志于把控高品质咖啡的生命线。加上下游不断扩张的门店,“从种子到杯子”,瑞幸将一杯好咖啡传递到用户手中。

为了让用户能喝到口感极佳的咖啡,瑞幸咖啡从全球优选上等阿拉比卡当季生豆、瑞士顶级全自动咖啡机、新鲜烘焙新鲜现磨,保证每一杯咖啡都处于最佳赏味期,做用户“喝得起、喝得到”的一杯好咖啡。

不同于茶的香,酒的醇,咖啡自带酸苦,曾让咖啡创业能否在中国走通,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瑞幸团队研究发现,拿铁咖啡是国人口味和咖啡饮品平衡的“最大公约数”。

根据财报内容,瑞幸在2022年推出了近140款新产品,其中包括天堂庄园、瑰夏等专业级SOE系列,还包括生酪拿铁等爆款系列。在不断探索新爆品的路上,瑞幸可谓不遗余力。从陨石拿铁、厚乳拿铁、生椰拿铁、丝绒拿铁再到生酪拿铁,瑞幸缔造了一代代爆品,证实其产品战略的成功不是“幸运”,而是“实力”。

掌握可持续推出“爆品”的密码,瑞幸在“大拿铁时代”乘势起飞。

回看瑞幸的发展史,哪怕在最危机时刻,瑞幸咖啡依然没有停止在产品上的创新,更是紧跟市场用户需求,不断在爆品上发力推新,靠扎实的产品力赢得更多用户,在发展危急关头力挽狂澜,重回巅峰。

广州冷启动战略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为企业提供爆品策划的咨询公司,公司核心创始人罗启东和徐洪先生通过大量咨询实践,并深度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学,洞察出超级爆品就能激活用户潜意识,不烧广告同样能让用户产生无意识购买行为,冷启动将这一行为背后的原理命名为“爆品映射定律”,在爆品咨询领域第一次提出了原创爆品理论。

冷启动在“爆品映射定律”这一原创理论基础上。构建出“战略三道、爆品三维、品牌三板斧”等三大体系为核心的超级爆品新商战系统。

冷启动服务了包括金龙鱼、杰克缝纫机、东鹏家居、北汽福田、老板电器、洽洽瓜子、云南白药、恒林家居、佩蒂宠物、景兴纸业、西麦麦片、克明面业、浪莎袜业、三全食品、好想你枣、万事利丝绸等数十家上市公司。

瑞幸确实不是一个咖啡公司,咖啡只是瑞幸的切入点,瑞幸实际上定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一个B2C的电商平台。我在之前的文章里面也做过深入的分析。

瑞幸为什么要疯狂开店,并不单单是为了扩张规模这么简单,实际上他是为了组成一个覆盖全区域的销售配送点。

瑞幸92%的门店都是自取店,面积只有二三十平方,基本不设置堂食,所有的购买的都是通过瑞幸的APP进行下单。

那为什么要做这么密集的配送点,其实他看中的就是这种即时性很强的非标品的网购。传统的标准品,早已经被传统电商解决了。但是对于这种茶饮、咖啡类的产品,传统电商是没办法通过物流完成的。也许瑞幸以后还会涉足到生鲜领域,以及餐饮领域。

可能你会有这样的疑问,美团的骑手大军已经把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覆盖到了,不管买什么都可以通过美团平台购买啊。

这个是成立的,如果我们把美团看做是非标品领域的淘宝,那么瑞幸要做的可能就是非标品领域的京东。

美团只是连接商户和用户,但是不代表用户所在的区域,就能买到高品质的产品。可能我想喝一杯咖啡,但是我家附近没有一家像样的咖啡店。

瑞幸现在不仅仅是做了咖啡领域,现在已经开始发展茶饮了。从这一步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瑞幸并不是想单纯做出一个咖啡。

所以,瑞幸以后的竞争对手,并不是星巴克,也不是喜茶,而是阿里、京东、美团。

如果瑞幸只是想卖咖啡的话,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线上平台来进行传播,完全可以跟星巴克或者喜茶一样,通过线下平台引流,转化到线上平台。

从始至终,瑞幸就是想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打造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免费咖啡引流到线上,然后完成下单、购买,再进行配送,返回线上继续进行传播。

瑞幸的开店也是很有策略的,他并不会像传统门店一样,主要人流旺,隔一段就会开一个店子。他开店子基本上是覆盖外卖配送的范围,差不多3—5公里一个店子,因为他的用户根本不在线下,而是在线上。

瑞幸肯定不是一家咖啡公司,如果是一家咖啡公司 ,那么瑞幸早就倒闭了,就好像星巴克其实也不是一家咖啡公司,星巴克在中国其实并不是一家咖啡公司,很多人去星巴克并不是去喝咖啡的,贵的要死,咖啡那要这么贵的嘛,其实星巴克是一家商务空间的出租公司。

星巴克是一家商务空间出租公司,这 个定义会更加准确一点,星巴克的咖啡是很贵的,去那里的人不是去喝咖啡的,中国人其实是没有喝咖啡的习惯的,中国人去星巴克其实是去使用星巴克的空间的,你约了一个朋友,或者一个客户,在一个城市里面你其实找不到太多的去处的。

而星巴克正好就是其中最不坏的一个去处 ,我们很多的商务交流其实是在星巴克完成的,我们去星巴克是为了有一个地方能够去洽谈、商务、办公,如此而已,所以星巴克的咖啡重来是不用成本去定价的,如果用成本定价都亏损死了,他是商务空间的出租,租金就含在你的每一杯咖啡当中。

所以,你会看到,星巴克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会出现 ,而在那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是很难出现的,因为商务洽谈的需求太少了,不足以支撑星巴克的存在。

其实目前中国效仿星巴克的模式比较好的就是喜茶 ,喜茶可以说是中国的星巴克,本质两者是一样的,都不是纯粹的销售咖啡饮料和茶饮料的。本质都是出租的空间。

咖啡只是瑞幸引流的一个入口而已 ,瑞幸也知道自己做咖啡是做不过星巴克的,他也知道自己做空间租赁也是做不过星巴克的,所以,他的模式就是选择一个很小的门店,就和奶茶店一样,这些门店都是快取店。以咖啡为引流的入口,再搭售其他的食品,反正人已经到咖啡店门口了,为什么不再买一点其他的产品呢?

所以,瑞幸的咖啡就是一个引流的产品 ,一个引流的产品必须是打造成为爆品,而且价格要低,所以瑞幸的咖啡是非常便宜的,比星巴克要低得多,那么他必然是亏损的,那么要怎么赚钱?

只能通过搭售其他的食品,由此来赚钱利润 ,搭售的这些商品一般的毛利润是很高的,这样就弥补了瑞幸在咖啡上的亏损,其实这个模式也有点像是院,票本身是不赚钱的,赚钱的是爆米花和饮料等等。

所以,在宣传上,瑞幸要打造旗舰店 ,这家旗舰店是和星巴克是一样的,都是有很大的空间,其本质是出租空间 的,但是由于瑞幸的咖啡的单价太低了,这样的巨大的空间门店绝对是不可能通过售卖其他的商品来获利的,如果瑞幸都是这样的门店,那么瑞幸永远都无法盈利。

所以,旗舰店是用来打名气的,而不是用来赚钱的 ,要赚钱,就需要做快取店,有点类始于奶茶店,所占用的面积很小,那么成本也大大降低,但是品牌成本是一样的,甚至营销成本也大大降低,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是有可能赚钱的。

而根据瑞幸咖啡披露 的数据 ,截至2019年6月底,瑞幸咖啡共有2963家门店,但是快取店占据了935%。

所以,瑞幸的商业逻辑和星巴克的是完全不同的 ,把瑞幸当中星巴克的山寨版是完全不懂商业模式的。不过美国人对咖啡的认同度很高,以为这个就是中国的星巴克。

2017年10月, 它第一家门店开业 ;

2018年12月12日,它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2亿美元;

2019年1月,它门店总数超过4500家,全面超越星巴克;

2019年5月17日,它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公司市值约42亿美元;

2019年7月16日,它向外界宣布,到2021年底前,要建成门店10000家;

2020年1月8日,它召开发布会宣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 “瑞即购” (luckin coffee EXPRESS)和无人售卖机 “瑞划算” (luckin popMINI)。

自诞生以来,瑞幸咖啡一直都处于风口浪尖上。创新快、品牌强、开店规模化速度快, 瑞幸的闪电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狂奔。

一直烧钱送券,在众多质疑中,市值最高曾近100亿美元。

而如今的瑞幸也不只是定位于咖啡。

小鹿茶、果汁系列、坚果、零食和周边产品,也创下3分钟之内卖掉3万个杯子的秒杀。

很多人都看不懂瑞幸在做什么,瑞幸到底是什么?

愉悦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刘二海指出:“瑞幸表面上看是咖啡公司,当然是。但最重要的是供应链和数据。供应链做好之后,产品质量就会上去;数据分析上去,营销、用户体验、回馈就会上来,这是最核心的两点。瑞幸就是新基础设施下的传统行业转型的代表,应该叫‘数据咖啡’比较准确。技术驱动改变了价值链条,价值创造的方式发生变化。”

他将瑞幸咖啡称之为 “数据咖啡” 。

据刘二海介绍,瑞幸咖啡有几百人的数据团队做研发,能够做到千人千面的研发产品、布局门店,从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顾客看到的瑞幸App、进入的每一个店面、喝到的每一杯咖啡,都是基于海量数据计算的结果呈现。

瑞幸咖啡CEO钱治亚在现场表示:“ 瑞幸正在构建一个「自有流量+自有产品」的智慧零售平台。 ”

“瑞幸咖啡的无人零售、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体系。线上也自有流量池,即APP、小程序、超15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同时,瑞幸以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品牌价值正成为广大客户广泛接受的 时尚 快消品牌。”

她进一步道,“ 一手发展流量一手发展产品。 除了咖啡之外,我们在不断扩充品类,包括小鹿茶、自有品牌产品、第三方快消品,又通过线下无人咖啡机的产品和线上电商购买的产品。瑞幸咖啡正在加速践行我们的品牌愿景‘从咖啡开始,让瑞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来看, 咖啡只是瑞幸收集数据和切入市场的一个主打产品 。通过咖啡这一个相对高频的产品,瑞幸收集了大量数据:哪里开店、消费喜好、消费人群画像同时完善了供应链和配送体系。小鹿茶、合伙人战略、进军无人零售,还和百事、 雀巢、中粮、蒙牛、伊利等全球供应商合作。瑞幸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哪怕日后开便利店也不稀奇。

瑞幸是个什么公司,可能瑞幸自已最清楚,但既然瑞幸自己宣称不是呵啡公司,那就权当其不是呵啡公司,我们可以猜猜了。

第一、瑞幸是被资本过度包装的公司,资本是瑞幸的推手,既然资本介入,瑞幸就不能成为传统公司,其一定有概念、有预期,可以发展会员,所以瑞幸有可能成为金融公司。

第二、瑞幸扩张能力极强,网点众多,具有线上线下流量赋能价值,瑞幸有可能成为广告公司。

第三、瑞幸环境优越,能吸粉,聚有一定的信息扩散和聚集能力,有可能成为众创加速器公司和社交公可。

以上纯属猜想,但增值业务发展一定是瑞幸的价值取向。

瑞幸称自己不是咖啡公司,定位是什么公司?我认为是以咖啡为切入点的新零售互联网公司。

瑞幸咖啡的模式和普通咖啡店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卖咖啡,通过线上线下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在互联网上获客,然后通过线下店来进行配送,对线上和线下进行打通,属于快消费零售的一种新模式,而这一模式先以咖啡作为切入点,之后叠加其他商品。

瑞幸咖啡在美股上市,上市之后曾因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感到担忧,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感到担忧而出现连续的下跌,但之后瑞幸咖啡的股票走强,在2019年11月之后更是连续大涨,股价已从最低1371美元涨至最高4573美元,上涨幅度高达23387%。

瑞幸咖啡敢称自己是咖啡公司吗?如果说自己是咖啡公司,那就成了一家快消品公司,快消费公司的估值是不会太高的,可比的比如说美国的可口可乐,我国的伊利股份,市盈率估值水平都在30倍,如果瑞幸成了消费品公司,那他业绩是亏损的,如何享受这么高的估值?

瑞幸咖啡最新市值10411亿美元,大概就是700亿人民币左右,而瑞幸咖啡属于一个新兴公司,仅创立18个月就实现了IPO上市,从公司的财报数据看,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319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2319亿元,比2018年同期亏损扩大了575亿元。

每年亏损几十亿元,市值却高达700亿元,是什么撑起瑞幸咖啡的高估值,就是它的定位,瑞幸咖啡把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模式理念都是用互联网公司来做,咖啡只是它的一个切入点,只有定位为互联网公司,才能获得高估值。2018年小米上市的时候,也反复称自己不是手机公司,而是互联网公司,估值应该是苹果X腾讯,得以实现了很高的溢价发行。

再比如曾经的亚马逊亏损了很多年,曾经的京东亏损了很多年,但因为它们的互联网公司,所以股价也一直上涨,估值也一直高企。

瑞幸咖啡的股价涨势嘉人,各路分析师都在大赞瑞幸咖啡模式的优越性,在憧憬着瑞幸咖啡的美好未来,但我却对瑞幸咖咖感到担忧。一家刚创立18个月就实现IPO上市的公司,确实说明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超强,但只要是做生意,最终都需要落到消费者认同与需求上来,瑞幸咖啡之所以急着上市,就在于它需要不断的烧钱抢占市场。

但消费品行业(虽然瑞幸并不认为自己是消费品公司)是需要一个静水流深的行业,仅仅依赖于烧钱抢占市场,份额的上升很可能只是短期行为,如果不能提升客户的忠实度,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当资本弹药烧尽后一旦碰到融资压力,困难就将会接踵而至,而一旦互联网概念的故事难以继续讲下去,最终无法落实到变现之上,极速的扩长对应的同样是可怕的收缩。

最新三季报瑞幸咖啡总资产8029亿元,净资产6434亿元,目前市值94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3亿,市场给了它超过10倍的市净率。

从营收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营收2808亿,对应市销率超过23倍。

10倍的市净率,23倍的市销率,这是什么公司的估值?

作为对比,目前星巴克的净资产为负,不能用市净率来看。星巴克目前市销率是396倍,瑞幸咖啡是星巴克的近6倍。

这样的差距,显然,市场看待瑞幸咖啡不是单纯从咖啡公司来看的。

目前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中,市销率达到20倍以上的有跟谁学、百济神州、箩筐技术、500网等,其中百济神州是做创新药研发的,跟谁学是做网络教育的,箩筐技术是做大数据技术的,这些公司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或者从事互联网业务。

所以,目前市场应该是把瑞幸咖啡当做技术性公司看待的,至少是把它当做互联网公司看待。很明显的一点是,瑞幸咖啡把自己定位为一家从事互联网+咖啡的新兴产业公司,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估值。

瑞幸正在构建一个“自有流量+自有产品”的智慧零售平台。其实,很多人到目前也没看明白,瑞幸咖啡不过是从咖啡切入的一个智慧零售平台。

这正是前席体验观当下研究的新商业模式。

1月8日消息,今日瑞幸召开发布会宣布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luckin coffee EXPRESS)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luckin popMINI)。

在发布会上,钱治亚对外公布,瑞幸正在构建一个“自有流量+自有产品”的 智慧零售平台。

入口越小,价值越大,这句话是几年前流行的,但是,真正理解这句话、并成功的公司目前可能只有拼多多和瑞幸咖啡。

因为此题是问瑞幸咖啡,所以,我们只分析瑞幸的小入口做平台的野心。

按照瑞幸咖啡CEO钱治亚的说法:

传统的咖啡公司,不是生产咖啡就是卖咖啡,或者卖咖啡周边产品设备,也有星巴克那种所谓“卖生活方式”(打断一下,这种解读是适用于中国,在国外,星巴克就是一个饮料店,因为当地人主要以咖啡为饮品,与生活方式无关)。

  

比如截止2019年年底,瑞幸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然后,习惯依赖性思维的各类媒体就会拿传统意义的咖啡公司对标,把瑞幸定义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这样解读误导了很多人的同时,甚至迷惑了竞争对手。

瑞幸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咖啡公司,不是星巴克,也不是奶茶公司,而是零售平台。而且,人家已经布局了近5000家线下实体店,如今又有了无人咖啡机和无人售卖机,一个新型零售平台已经布局完成了。

当然,无人咖啡机和无人售卖机依然是细节不是战略。

瑞幸的战略,或许是一开始就已做好,也或许是边发展边调整,营销细节、品牌细节,可能可以决定一个企业能做多高,但是,战略是一个企业能走多远的唯一保证。

名不符实确实容易让人误解,但当初的名字大概是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的起步行业,现在称不是咖啡公司,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基本可以判断,“上市8个月之后,瑞幸咖啡称:我不是咖啡公司”,应该是主业变更转型,企业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然,这种与具体名称相连的公司名最好是主要业务聚焦所在,否则容易发生误解,比如“姚记扑克”当初就是以扑克牌起家的,后来去搞新 科技 、新能源 汽车 ,改名为“姚记 科技 ”就很妥当,不然总感觉有点怪。

作为上市公司,名实相符是最好的,主业变更或转型,可以同步更名与主业相关或相近的名字,让人看了发生正确的联想,有利于公司正常发展,不然总会让人感觉现有业务偏离主业,对市场开拓、口碑传播等会有一定影响。

相信我,且听我六字真言:瑞幸即将倒闭。

瑞幸咖啡是一家好公司,烧着外资的钱,补贴国内,跟传统企业完全不同。或许对于外国人来说,无人咖啡是高 科技 产品,但是在国内,无人超市几年前就被玩坏了,无人超市都玩不转,无人咖啡又怎可能突破。

一家咖啡公司,非要把自己定义为互联网公司,还不断补贴消费者,完全是在做慈善。

成功的定义,就是把不同的产品卖给同一批人,这也是瑞幸咖啡现在在做的事情,今天吸收的海量用户,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出售产品。

为之所以断言瑞幸咖啡活不久了,主要是因为公司没有解决用户的痛点,中国人喝咖啡难吗?不难!那么痛点在哪里?答案是没有痛点。

不能解决痛点的公司不是好企业,如果你看到瑞幸咖啡,那就进去支持一下吧,像这种专门坑外国人的公司,已经很少见了,我们应该多多支持瑞辛的发展。

关于星巴克竞争对手Luckin Coffee的五件事

总部位于中国的Luckin咖啡公司(Luckin Coffee Inc)很快成为星巴克(Starbucks Corp)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该公司在纳斯达克开盘时飙升近50%,上周五收盘时上涨近20%。

Luckin的LK+1239%第一笔交易在东部时间上午11:08时为25美元,比17美元的IPO价格高出47%。

尽管开局喜人,但伯恩斯坦的分析师们质疑,如果不借助支撑其扩张的大规模促销手段,该公司能否继续增长。

分析师在5月9日的报告中写道:“关键的争议在于,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Luckin能否实现销售。”。总部位于中国福建的路金咖啡(Luckin Coffee)于两年前于2017年6月注册成立,并于当年10月开始运营。在此后的18个月里,它已经从北京的一家试销店发展到28个城市的2370家独资店。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3月31日,其客户群共有1680万“交易”消费者。

“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咖啡开始,”招股说明书说。

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全智雅(Jenny Zhiya Quan)和员工陈敏(Min Chen)持有公司8333%的股权。

Luckin是一家新兴成长型公司,截至2018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收入为1253亿美元。今年的净亏损为2413亿美元。招股书援引咨询公司Frost愉悦资本同意通过公司的定向增发,认购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高级可转换优先股。在特定情况下,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可以同比追加投资15亿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瑞幸咖啡虽然在美股上市,但却不乏境内的投资者。

董毅智对IPO日报表示,“此前,我们团队代表投资人与美国集体诉讼律所the Rosen Law Firm试图取得联系,但效果甚微。因中美证券市场投资人属性之间存有差异,投资金额以及沟通成本均成为境内的个人投资人被美国集体诉讼拒之门外的理由。”

不过在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京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下称《规定》)正式发布,对北京金融法院管辖的金融民商事案件、涉金融行政案件和执行案件等三类案件范围进行了明确,对北京各级法院金融案件的审级关系作出了划分。

作为全国第二家审理金融案件的法院,北京金融法院首次明确“境内投资者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交易活动或者期货交易活动损害其合法权益为由向北京金融法院提起的诉讼”属于其管辖范围内。

之后在4月22日,最高法发布关于修改《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的决定,明确修改《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在原基础上扩大了案件管辖范围,同样提出“境内投资者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交易活动或者期货交易活动损害其合法权益为由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的诉讼”可由上海金融法院管辖。

截至目前,上海金融法院、北京金融法院均拥有跨境证券案件的管辖权。

在此背景下,董毅智的团队向上海金融法院提交了申请立案。

董毅智对IPO日报表示,虽然主体身份的认证并不同于境内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不过基于目前市场的放开与便利化,对于投资者身份的认证也已经不再那么困难。另外,虽然中概股大量通过VIE架构进行境外上市,因此在诉讼主体认定上存在一定难度,但在本案中因我国监管部门已经对其行政处罚,因此该难点也已经被突破。

对此诉讼公司如何看待、以及可能对公司的影响等问题,IPO日报向瑞幸咖啡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瑞幸咖啡最近跟茅台品牌联合,推出了一款名叫“酱香拿铁”的新饮品,并迅速火爆全网!茅台加咖啡这种联名商业的模式迅速爆发出巨大的品牌营销的能力,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的客户,还使得两个企业取得了双赢的局面!

为什么瑞幸咖啡加茅台这次会火呢?

咖啡加茅台,券后19元,含53度贵州茅台酒,酒精含量低于05%,这是个稀奇的事情,商品经济时代,稀缺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属性。人性是猎奇的、好奇、八卦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究其原因,可能通过八卦能释放多巴胺吧。

瑞幸加茅台这次的联名活动,话题足够吸引眼球,大家没有见过这种新鲜事,纷纷奔走相告,快出来看稀奇了!就和之前的冰桶挑战一样,利用了人群的从众心理。

对于消费,个体是理性的,群体是非理性的,群体的舆论容易被引导,你到一个电商平台上买东西,看到A和B两种同类商品,A的销量比B高很多,大部分人都会选择A,因为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关于瑞幸和茅台联名商业模式的思考

仔细研究联名的这种形式。A品牌和B品牌联名,一种价值就是互相导量,A的用户(粉丝)导成B的,B的用户(粉丝)导成A的,一种价值就是打造出新的差异化价值(独特、性价比超高等),吸引到增量的用户群体。经常看到某某联合会员,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希望赚取增量价值。

瑞幸和茅台这波合作,我认为也是在主打增量价值。这个《酱香拿铁》必然不是常销款,有可能一个月之后你就见不到TA了。

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大家会看到、听到“瑞幸”和“茅台”的名字,跑到瑞幸咖啡体验传说中的《酱香拿铁》,尝到一点点茅台的滋味,借吃瓜群众的势做到了近乎免费的广告(实际上也不免费,产品研发,话题预热还是要不少宣发经费的,但是跟天量的品牌声势比也就不足道了)

现在这个时间点,品牌要想获得增长,除了本身产品/服务品质过硬之外,营销方式也要求新求变。有人说,我十年前通过某些方式搞到了多少用户,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同样的方式未必管用,因为现在是注意力经济时代,一个东西,先搞出来的是稀奇,后搞出来的就是普通了,人很难中两个相同的套路。

非常佩服瑞幸的这个团队,几年前还是财务作假、虚假商业模式的代名词,这几年扎扎实实打基本功,做好口碑影响,把商业模式居然给做正了。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瑞幸咖啡为什么能崛起?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