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系统管理命令,第1张

一、 top

   1作用

top命令用来显示执行中的程序进程,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top [-] [d delay] [q] [c] [S] [s] [i] [n]

3主要参数

d:指定更新的间隔,以秒计算。q:没有任何延迟的更新。如果使用者有超级用户,则top命令将会以最高的优先序执行。c:显示进程完整的路径与名称。S:累积模式,会将己完成或消失的子行程的CPU时间累积起来。s:安全模式。i:不显示任何闲置(Idle)或无用(Zombie)的行程。n:显示更新的次数,完成后将会退出top。

   4说明

top命令是Linux系统管理的一个主要命令,通过它可以获得许多信息。这里我们结合图1来说明它给出的信息。

图1 top命令的显示

在图1中,第一行表示的项目依次为当前时间、系统启动时间、当前系统登录用户数目、平均负载。第二行显示的是所有启动的进程、目前运行的、挂起(Sleeping)的和无用(Zombie)的进程。第三行显示的是目前CPU的使用情况,包括系统占用的比例、用户使用比例、闲置(Idle)比例。第四行显示物理内存的使用情况,包括总的可以使用的内存、已用内存、空闲内存、缓冲区占用的内存。第五行显示交换分区使用情况,包括总的交换分区、使用的、空闲的和用于高速缓存的大小。第六行显示的项目最多,下面列出了详细解释。

PID(Process ID):进程标示号。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PR:进程的优先级别。NI:进程的优先级别数值。VIRT:进程占用的虚拟内存值。RES: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值。SHR:进程使用的共享内存值。S:进程的状态,其中S表示休眠,R表示正在运行,Z表示僵死状态,N表示该进程优先值是负数。%CPU:该进程占用的CPU使用率。%MEM:该进程占用的物理内存和总内存的百分比。TIME+:该进程启动后占用的总的CPU时间。Command:进程启动的启动命令名称,如果这一行显示不下,进程会有一个完整的命令行。

   top命令使用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一些交互的命令来完成其它参数的功能。这些命令是通过快捷键启动的。

空格:立刻刷新。P:根据CPU使用大小进行排序。M:根据使用内存大小进行排序。T:根据时间、累计时间排序。q:退出top命令。m:切换显示内存信息。t: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c: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W: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可以看到,top命令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监控系统的工具,对于系统管理员而言尤其重要。但是,它的缺点是会消耗很多系统资源。

5应用实例

使用top命令可以监视指定用户,缺省情况是监视所有用户的进程。如果想查看指定用户的情况,在终端中按“U”键,然后输入用户名,系统就会切换为指定用户的进程运行界面,见图2所示。

图2 使用top命令监视指定用户

二、 free

1作用

free命令用来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free [-b|-k|-m] [-o] [-s delay] [-t] [-V]

3主要参数

-b -k -m:分别以字节(KB、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s delay:显示每隔多少秒数来显示一次内存使用情况。l-t:显示内存总和列。-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

   4应用实例

free命令是用来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主要命令。和top命令相比,它的优点是使用简单,并且只占用很少的系统资源。通过-S参数可以使用free命令不间断地监视有多少内存在使用,这样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方便实时监控器。

#free -m -s 3

使用这个命令后终端会连续不断地报告内存使用情况(以MB为单位),每3秒更新一次。

三、 kill

   1作用

kill命令用来中止一个进程。

2格式

kill [ -s signal | -p ] [ -a ] pid …

kill -l [ signal ]

3参数

-s:指定发送的信号。-p:模拟发送信号。-l:指定信号的名称列表。pid:要中止进程的ID号。Signal:表示信号。

   4说明

进程是Linux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Linux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系统上经常同时运行着多个进程。我们不关心这些进程究竟是如何分配的,或者是内核如何管理分配时间片的,所关心的是如何去控制这些进程,让它们能够很好地为用户服务。

Linux操作系统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进程,每种进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属性。交互进程是由一个Shell启动的进程。交互进程既可以在前台运行,也可以在后台运行。批处理进程和终端没有联系,是一个进程序列。监控进程(也称系统守护进程)时Linux系统启动时启动的进程,并在后台运行。例如,httpd是著名的Apache服务器的监控进程。

kill命令的工作原理是,向Linux系统的内核发送一个系统操作信号和某个程序的进程标识号,然后系统内核就可以对进程标识号指定的进程进行操作。比如在top命令中,我们看到系统运行许多进程,有时就需要使用kill中止某些进程来提高系统资源。在讲解安装和登陆命令时,曾提到系统多个虚拟控制台的作用是当一个程序出错造成系统死锁时,可以切换到其它虚拟控制台工作关闭这个程序。此时使用的命令就是kill,因为kill是大多数Shell内部命令可以直接调用的。

5应用实例

(1)强行中止(经常使用杀掉)一个进程标识号为324的进程:

#kill -9 324

(2)解除Linux系统的死锁

在Linux中有时会发生这样一种情况:一个程序崩溃,并且处于死锁的状态。此时一般不用重新启动计算机,只需要中止(或者说是关闭)这个有问题的程序即可。当kill处于X-Window界面时,主要的程序(除了崩溃的程序之外)一般都已经正常启动了。此时打开一个终端,在那里中止有问题的程序。比如,如果Mozilla浏览器程序出现了锁死的情况,可以使用kill命令来中止所有包含有Mozolla浏览器的程序。首先用top命令查处该程序的PID,然后使用kill命令停止这个程序:

#kill -SIGKILL XXX

其中,XXX是包含有Mozolla浏览器的程序的进程标识号。

(3)使用命令回收内存

我们知道内存对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回收内存可以提高系统资源。kill命令可以及时地中止一些“越轨”的程序或很长时间没有相应的程序。例如,使用top命令发现一个无用 (Zombie) 的进程,此时可以使用下面命令:

#kill -9 XXX

其中,XXX是无用的进程标识号。

然后使用下面命令:

#free

此时会发现可用内存容量增加了。

(4)killall命令

Linux下还提供了一个killall命令,可以直接使用进程的名字而不是进程标识号,例如:

# killall -HUP inetd

四、 查看磁盘盘剩余空间 df   (df -h)

   用法:df [选项]… [文件]…

显示每个文件所在的文件系统的信息,默认是显示所有文件系统。

长选项必须用的参数在使用短选项时也是必须的。

-a, –all              包括大小为 0 个块的文件系统-B, –block-size=大小 块以指定大小的字节为单位-h, –human-readable   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 (例如 1K 234M 2G)-H, –si               类似 -h,但取 1000 的次方而不是 1024-i, –inodes           显示 inode 信息而非块使用量-k                     即 –block-size=1K-l, –local            只显示本机的文件系统–no-sync          取得使用量数据前不进行 sync 动作 (默认)-P, –portability      使用 POSIX 输出格式–sync             取得使用量数据前先进行 sync 动作-t, –type=类型        只印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信息-T, –print-type       印出文件系统类型-x, –exclude-type=类型    只印出不是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信息-v                     (此选项不作处理)

   汇总:

top   -c

   free  -m

   kill  -9   2312 (说明:强制杀死进程 kill  -9  pid )

   df   -h

1,Linux下可以在/proc/cpuinfo中看到每个cpu的详细信息。但是对于双核的cpu,在cpuinfo中会看到两个cpu。常常会让人误以为是两个单核的cpu。

其实应该通过Physical Processor ID来区分单核和双核。而Physical Processor ID可以从cpuinfo或者dmesg中找到 flags 如果有 ht 说明支持超线程技术 判断物理CPU的个数可以查看physical id 的值,相同则为同一个物理CPU

2,查看内存大小:

cat /proc/meminfo |grep MemTotal

3,其他一些可以查看详细linux系统信息的命令和方法:

uname -a # 查看内核/操作系统/CPU信息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操作系统版本,是数字1不是字母L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lspci -tv # 列出所有PCI设备

lsusb -tv # 列出所有USB设备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env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du -sh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grep MemFree /proc/meminfo # 查看空闲内存量

uptime # 查看系统运行时间、用户数、负载

cat /proc/loadavg # 查看系统负载磁盘和分区

mount | column -t # 查看挂接的分区状态

fdisk -l # 查看所有分区

swapon -s # 查看所有交换分区

hdparm -i /dev/hda # 查看磁盘参数(仅适用于IDE设备)

dmesg | grep IDE # 查看启动时IDE设备检测状况网络

ifconfig # 查看所有网络接口的属性

iptables -L # 查看防火墙设置

route -n # 查看路由表

netstat -lntp # 查看所有监听端口

netstat -antp # 查看所有已经建立的连接

netstat -s # 查看网络统计信息进程

ps -ef # 查看所有进程

top # 实时显示进程状态用户

w # 查看活动用户

id # 查看指定用户信息

last # 查看用户登录日志

cut -d: -f1 /etc/passwd # 查看系统所有用户

cut -d: -f1 /etc/group # 查看系统所有组

crontab -l # 查看当前用户的计划任务服务

chkconfig –list # 列出所有系统服务

chkconfig –list | grep on # 列出所有启动的系统服务程序

rpm -qa # 查看所有安装的软件包

cat /proc/cpuinfo :查看CPU相关参数的linux系统命令

cat /proc/partitions :查看linux硬盘和分区信息的系统信息命令

cat /proc/meminfo :查看linux系统内存信息的linux系统命令

cat /proc/version :查看版本,类似uname -r

cat /proc/ioports :查看设备io端口

cat /proc/interrupts :查看中断

cat /proc/pci :查看pci设备的信息

cat /proc/swaps :查看所有swap分区的信息

linux系统怎么看正在运行的网卡有哪些?

ifconfig可以看,第三行内容有up和running就说明在物理上是好的。要看流量就看发送和就收的数据包。

linux有什么命令能够查看本机器的网络流量?

nethogs:按进程查看流量占用iptraf:按连接/端口查看流量ifstat:按设备查看流量ethtool:诊断工具tcpdump:抓包工具希赛里有很多这方面资料的。

如何使得Linux服务器下多网卡负载均衡?

◆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技术如果将客户端的负载均衡层移植到某一个中间平台,形成三层结构,则客户端应用可以不需要做特殊的修改,透明的通过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将请求均衡到相应的服务结点。比较常见的实现手段就是反向代理技术。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均匀转发给多台服务器,或者直接将缓存的数据返回客户端,这样的加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静态网页的访问速度,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使用反向代理的好处是,可以将负载均衡和代理服务器的高速缓存技术结合在一起,提供有益的性能。然而它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必须为每一种服务都专门开发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这就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反向代理服务器本身虽然可以达到很高效率,但是针对每一次代理,代理服务器就必须维护两个连接,一个对外的连接,一个对内的连接,因此对于特别高的连接请求,代理服务器的负载也就非常之大。反向代理能够执行针对应用协议而优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每次仅访问最空闲的内部服务器来提供服务。但是随着并发连接数量的增加,代理服务器本身的负载也变得非常大,最后反向代理服务器本身会成为服务的瓶颈。◆基于域名系统的负载均衡NCSA的可扩展Web是最早使用动态DNS轮询技术的web系统。在DNS中为多个地址配置同一个名字,因而查询这个名字的客户机将得到其中一个地址,从而使得不同的客户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在很多知名的web站点都使用了这个技术:包括早期的yahoo站点、163等。动态DNS轮询实现起来简单,无需复杂的配置和管理,一般支持bind82以上的类unix系统都能够运行,因此广为使用。DNS负载均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是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域名服务器无法知道服务结点是否有效,如果服务结点失效,余名系统依然会将域名解析到该节点上,造成用户访问失效。其次,由于DNS的数据刷新时间TTL(TimetoLIVE)标志,一旦超过这个TTL,其他DNS服务器就需要和这个服务器交互,以重新获得地址数据,就有可能获得不同IP地址。因此为了使地址能随机分配,就应使TTL尽量短,不同地方的DNS服务器能更新对应的地址,达到随机获得地址。然而将TTL设置得过短,将使DNS流量大增,而造成额外的网络问题。最后,它不能区分服务器的差异,也不能反映服务器的当前运行状态。当使用DNS负载均衡的时候,必须尽量保证不同的客户计算机能均匀获得不同的地址。例如,用户A可能只是浏览几个网页,而用户B可能进行着大量的下载,由于域名系统没有合适的负载策略,仅仅是简单的轮流均衡,很容易将用户A的请求发往负载轻的站点,而将B的请求发往负载已经很重的站点。因此,在动态平衡特性上,动态DNS轮询的效果并不理想。◆高层协议内容交换技术除了上述的几种负载均衡方式之外,还有在协议内部支持负载均衡能力的技术,即URL交换或七层交换,提供了一种对访问流量的高层控制方式。Web内容交换技术检查所有的HTTP报头,根据报头内的信息来执行负载均衡的决策。例如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如何为个人主页和图像数据等内容提供服务,常见的有HTTP协议中的重定向能力等。HTTP运行于TCP连接的最高层。客户端通过恒定的端口号80的TCP服务直接连接到服务器,然后通过TCP连接向服务器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协议交换根据内容策略来控制负载,而不是根据TCP端口号,所以不会造成访问流量的滞留。由于负载平衡设备要把进入的请求分配给多个服务器,因此,它只能在TCP连接时建立,且HTTP请求通过后才能确定如何进行负载的平衡。当一个网站的点击率达到每秒上百甚至上千次时,TCP连接、HTTP报头信息的分析以及进程的时延已经变得很重要了,要尽一切可能提高这几各部份的性能。在HTTP请求和报头中有很多对负载平衡有用的信息。我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获知客户端所请求的URL和网页,利用这个信息,负载平衡设备就可以将所有的图像请求引导到一个图像服务器,或者根据URL的数据库查询内容调用CGI程序,将请求引导到一个专用的高性能数据库服务器。如果网络管理员熟悉内容交换技术,他可以根据HTTP报头的cookie字段来使用Web内容交换技术改善对特定客户的服务,如果能从HTTP请求中找到一些规律,还可以充分利用它作出各种决策。除了TCP连接表的问题外,如何查找合适的HTTP报头信息以及作出负载平衡决策的过程,是影响Web内容交换技术性能的重要问题。如果Web服务器已经为图像服务、SSL对话、数据库事务服务之类的特殊功能进行了优化,那么,采用这个层次的流量控制将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网络接入协议交换大型的网络一般都是由大量专用技术设备组成的,如包括防火墙、路由器、第3、4层交换机、负载均衡设备、缓冲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等。如何将这些技术设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是一个直接影响到网络性能的关键性问题。现在许多交换机提供第四层交换功能,对外提供一个一致的IP地址,并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和UDP连接请求,根据其端口号,按照即定的策略动态选择一个内部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该地址上,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DABAN RP主题是一个优秀的主题,极致后台体验,无插件,集成会员系统
网站模板库 » Linux常用系统管理命令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提供最优质的资源集合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